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

華語舞臺的新聲與複調:
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新趨勢

Sinophone Onstage:
New Voices & Discourses in Chinese Theater & Performance Studies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及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主辦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華語舞臺的新聲與複調: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新趨勢】(Sinophone Onstage: New Voices & Discourses in Chinese Theater & Performance Studies),徵求來自世界各地戲劇和表演研究以及東亞研究與漢學研究的青年學者與藝術家們,進行一場跨領域對話,探討台灣、中國、港澳、新加玻、馬來西亞以及其他泛華語社群的表演藝術及論述,曾經或正在如何地彼此激盪?他們又是如何地與各自的在地文化滋養互生,在世界不同區域的劇場裡和各種文類論述中,身體力行華語多聲部與複調。

本次會議共計有八場論文發表,從「華語語系的戲劇論述」、「遷徙與國族建構」、「戲曲的現代翻轉」、「舞台上的現代化與全球化」、「離散、身體與技術敘事」、「身體政治和國家儀式」、「文本遷徙與社會實踐」等不同面向切入討論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最後一天舉辦圓桌論壇,以「文化轉譯與表演流轉」為題,討論文本翻譯與東西方戲劇交互影響的當代趨勢。

會議時間:2015/10/16-18 每天9:00-17:00 (敬請與會報名者自備午餐)

會議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會議議程:線上閱覽

 

2015/09/28 中午12:00起開放線上報名

 

一、會議策劃概念

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以「華語舞臺的新聲與複調: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新趨勢」為題,會議前身有二:其一是已經持續舉辦十二年的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本身,其二是2011年由哈佛大學發起、國際漢學界華語文戲劇研究國際學術聯網的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由任職於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暨文明系的王德威教授發起與促成,自2003年開始舉行至今,分別在臺灣、中國及北美的大學相繼舉辦了十二屆會議,積累了極為豐碩的成果與國際學術連結,讓本會議成為國際漢學界的年度盛事。本次會議爲第十三屆。

本次會議另一緣起則為2011年5月6-7日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主辦的國際學術論壇Staging Modern‭: ‬Theatre‭, ‬Intermediality and Chinese Drama,當時邀請了歐美亞洲20餘位學者與三位藝術家齊聚哈佛大學,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針對劇本文學、舞臺技術的現代化、跨媒介表演、戲曲現代化等多元面向,進行熱烈討論。基於劇場的現場性、當下性及難以重現的特色,華語戲劇過去是國際漢學研究領域較為冷僻的教研領域,但是隨著國際漢學研究日漸壯大的聲勢,新的研究題旨和領域不斷被開發,華語戲劇儼然是漢學研究的新興領域,並聚集了相當的研究成果。2011年的會議邀集了學術和從事劇場創作的實務工作者,雙邊進行深入對話之餘,也開啓了新的研究方向與內容。該次會議的成功,觸動了歐洲漢學研究的跟進,當時應邀出席的諸多學者遂於會後發起了一個全球性學術互聯網Performing China on the Global Stage,並由英國里茲大學李如茹教授‭(‬Ruru Li‭) ‬繼哈佛大學的會議後,於2013年籌劃主辦國際學術論壇Performing China on the Global Stage,英文論文集已獲得重要英文學術出版社Palgrave的出版合約,預計將於2015年付梓。 里茲大學的會議之後,浙江大學在2014年另主辦了一次以數位戲劇為題的小型國際學術研討,擴及歐美亞的華語戲劇研究社群,逐步成行。本計畫主持人周慧玲教授在2013年的會議上宣布於2015年由國立中央大學主辦2015的華語戲劇國際學術會議,本次會議計畫【華語舞臺的新聲與複調: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新趨勢】‭‬(Sinophone Onstage‭: ‬New Voices‭ & ‬Discourses in Chinese Theater‭ & ‬Performance Studies‭)‬遂因而誕生。

二、會議主題

在臺灣,無論是傳統戲曲或是現代戲劇,在各自的歷史進程上深受日本與歐美戲劇美學影響,直至今日,仍持續不斷地對外尋求創意經營靈感,但是針對臺灣戲劇這樣跨疆域的發展歷史之相關研究,卻鮮少爲國外學界注意。在臺灣,劇場產業的提升是政府和劇場工作者都希望戮力達成的目標,但是我們少有針對此一目標進行有規模的、持續性的、全面性甚至國際性的意見交流與研討。在臺灣,表演藝術歷經複雜的殖民洗禮與文化轉移,這樣的歷史進程究竟演繹了怎樣複雜的華語社群移動記憶,猶待更多元的對話研究。而這些方興未艾的研究取向以及尚待開放的研究議題,是否可以與新興的「華語研究」‭(‬sinophone studies‭)‬概念以及其他地區華語社群表演藝術網絡進行對話,甚至借用研究方法?本會議借用近年國際漢學研究領域裡的新興概念「華語語系」,但又不以此為限,期能立足於臺灣──既為太平洋地理樞紐又縱橫中西文化場域,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又成為離散的中華民族概念,一個既在內又在外的特殊位置──以臺灣這個具獨特個性、新興創造力的場域能量,邀請各方戲劇、表演研究者一同探討華語語系戲劇的可能性。我們同時希望從全球文創產業佔據未來經濟發展要角開始,觸及目前華語文人文藝術領域本身鮮少涉入的相關討論主題,再從近年漢學研究方興未艾的華語研究視角,檢視臺灣在其中的角色。藉由與世界漢學研究接軌,鼓勵人文藝術領域年輕學者從產業史、表演旅行、藝術經紀、藝術科技結合的現代性意涵等不同面向,凝聚新的研究方法與視野。

本次會議邀集來自世界各地戲劇和表演研究以及東亞研究與漢學研究的青年學者與藝術家們,進行一場跨領域對話,探討臺灣、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其他泛華語社群的表演藝術及論述,曾經或正在如何地彼此激盪?他們又是如何地與各自的在地文化滋養互生,在世界不同區域的劇場裡和各種文類論述中,身體力行華語的多聲部與複調?在這個命題之下,我們預見許多重要議題隨之產生,如:華語社群本身與社會環境如何影響表演形式與風格?在橫跨全球不同地區的創作者如何從傳統華人的文化奠基及在新社會尋求藝術自主的空間?泛華語社群裡個人或群體的記憶,在歷史或政治的層面上,如何被有意識地篩選、強調或低調消抹?對於泛華歷史事件的反應與追尋,又可以如何被再現於戲劇表演這個媒介?這些不僅是劇場研究者/工作者的自我詰問,亦是必須檢視、自省在近年漢學研究蔚為潮流之下,如何反映藝術文化中戲劇表演層面所呈現出的華語社會觀察與反思。

緣此,本次以【華語舞臺的新聲與複調: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新趨勢】作為2015年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之議題,邀集世界不同地區漢學領域裡的戲劇與表演研究學者,與臺灣和中國大陸地區的戲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盼能藉由對過去的思辨與釐清,作為展望漢學暨戲劇藝術和表演研究對話的基石。

本次會議策劃主題爲:

  1. 聲音與身體:在泛華語社群裡,戲劇與/或舞蹈有何特殊展現?藝術家們在舞臺上如何運用被文化塑型的身體?
  2. 流傳與遷徙:表演藝術如何隨著遷移在世界運行流轉?移民族群如何反應/對抗殖民主義?新的環境帶來什麼新的媒介或技術?
  3. 歷史與論述:為何歷史演變至今成為多重在地及多聲部的「中國(華語)」戲劇與舞蹈?在劇場及表演研究領域裡,「華語」如何轉變成「泛華語系」‭(‬sinophone‭)‬?對於劇場,「泛華語系」作為一新興論述的危險或挑戰為何?
  4. 製作與產業:什麼人、什麼組織,開創、提升了中國的劇場及舞蹈?語言及文化如何形塑國際藝術的開創者?

為呼應從2011年哈佛大學以及2013年英國里茲大學分別主辦的華語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其結合劇場實務與學術研究的特殊形式,本次會議另將結合由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策劃主辦、結合其他六所國際重點大學以及亞洲各地多個專業團體聯合辦理的「全球泛華青年戲劇創作競賽」‭(‬World Sinophone Drama Competition for Young‭ ‬playwright‭ ‭)‬的得獎作品頒獎典禮與全球首次讀劇,假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舉辦(免費開放索票入場,2015/09/28開放線上索票)。如此青年創作劇本競賽的規劃,不僅呼應者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的性質,更企圖藉由徵件形式,在創作上尋求新的華語社群想像,直接而深刻地回應學術會議主題。可以說,這樣學術研究與創作的相互搭配,即可促進學院與產業的交流,亦能激勵泛華戲劇研究的發展及創作,進而創造新的泛華社群的戲劇脈動。

三、會議協力夥伴

本次會議承蒙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蔣經國基金會美洲校際漢學研究中心(CCK-IUC)、科技部、國立中央大學百年校慶基金贊助辦理,成就今日國際學者相聚一堂;感謝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戲劇暨電影學系、南京大學文學院、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英國里茲大學藝術人文學部現代語文暨文化學院東亞語系與文學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國立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等單位協力合辦;更感謝國家圖書館及漢學研究中心大力協助,促成本次會議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

  • ‬指導單位/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蔣經國基金會美洲校際漢學研究中心(CCK-IUC)、科技部
  •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 ‬合辦單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戲劇暨電影學系、南京大學文學院、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英國里茲大學藝術人文學部現代語文暨文化學院東亞語系與文學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 ‬協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